场中劳瘁弗怡偶念守谷赠韵再叠六首

一榻清虚袅篆烟,端居深愧昔时贤。 终期黄发青山里,愿托丹心白日前。 出海蛟龙应自得,经霜松菊故能鲜。 思玄欲继张平赋,学道还从河上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劳瘁(láo cuì):劳累操劳。
  • (fú):不。
  • (yí):愉悦。
  • 偶念(ǒu niàn):偶尔想念。
  • 守谷(shǒu gǔ):守护庄稼。
  • 赠韵(zèng yùn):赠送诗文。
  • 再叠(zài dié):再次叠加。
  • 黄发(huáng fà):指年老的头发。
  • 丹心(dān xīn):坚定的心志。
  • 蛟龙(jiāo lóng):传说中的龙。
  • 松菊(sōng jú):松树和菊花。
  • 思玄(sī xuán):思考玄妙之事。
  • 张平赋(zhāng píng fù):指张衡和平子的赋文。
  • 学道(xué dào):学习修道之道。
  • 河上仙(hé shàng xiān):指居住在河边的仙人。

翻译

一张清洁的床上飘着淡淡的烟,端坐其中,深感惭愧于古时的贤人。终将老去,愿在青山之中,将纯洁的心灵托付给白日。海中的蛟龙自会得意,经历寒霜的松树和菊花依旧娇艳。心怀玄思,欲继承张衡和平子的赋文,学习修道之道,追随河边的仙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人坐在清幽的房间里,感到自己无法与古代贤人相比,但仍怀着纯洁的心灵向往着未来的美好。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色,如海中的蛟龙、经历寒霜后依旧娇艳的松树和菊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玄妙事物的思考,希望能够继承古人的文学成就,学习修道之道,追随仙人的脚步。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文学的独特理解。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