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
理楫虽云远,长途岂容尽。
山城忽前横,喜及朗宁郡。
人烟颇稠集,阡陌少荒顿。
鸡豚杂喧嚣,竹木斗清润。
畏途多险艰,愁绪日苦困。
此邦庶乐土,一笑破孤闷。
前征闻有陆,召仆屡顾问。
久阴忽新晴,天意与百顺。
脂车复秣马,欲发待明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理楫(jí):指理清船帆,准备启程。
- 岂(qǐ):表示反问。
- 喜及:意外遇到。
- 朗宁:地名,指南宁。
- 阡陌(qiān mò):指田间小路。
- 豚(tún):猪。
- 畏(wèi):害怕。
- 孤闷:孤独郁闷。
- 前征:前去征战。
- 陆(lù):地名,指陆川。
- 召仆:召见仆人。
- 晙(jùn):时候。
翻译
南宁
理清船帆虽然说是遥远的事情,但漫长的旅途怎么可能一下子就结束呢。 山城忽然出现在眼前,意外地来到了朗宁郡。 人烟相对较为稠密,田间小路上少有荒凉之处。 鸡猪混杂着喧嚣声,竹木间清新而润泽。 害怕旅途多艰险,忧虑的情绪日日困扰。 这个国土是人们快乐的乐土,一阵笑声打破了孤独的郁闷。 前去征战的消息传来,召见仆人多次询问。 久违的阴霾突然消散,天意与百事顺遂。 擦拭车辕,喂养马匹,准备出发等待着明亮的时刻。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宁旅行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山城、人烟、田间小路等景物,展现了南宁的风土人情。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旅途的艰辛和忧虑,但也透露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准备出发的决心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朝天宫习仪和甘司空几山韵三首 》 —— [ 明 ] 孙承恩
- 《 慰侄孙友仁昌祖居宅俱罹寇燬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送陈德弘省母还常熟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登瀛图 》 —— [ 明 ] 孙承恩
- 《 和张阳峰山行诗五首五佛寺 》 —— [ 明 ] 孙承恩
- 《 腊月十日乡搢绅邀会宣城私第小诗纪事兼述鄙怀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与吴石湖 》 —— [ 明 ] 孙承恩
- 《 送吴之山还姑苏三首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