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十六夜对月

银蟾皎洁,万里清辉满。云翳长风尽吹散。想天公、也自知我昨夜无聊,还赐与,通宵尊前吟玩。 海门龙起立,我亦狂来,醉舞婆娑影凌乱。恐嫦娥笑我、华发苍颜,不悟流光暗中换。从言有月即中秋,恁乐事、赏心不须分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银蟾:指明亮的月亮。
云翳:云彩。
天公:指上天的神明。
通宵:整夜。
海门:传说中月宫的门。
龙起:指月亮升起。
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
流光:指月光。

翻译

明亮的月亮高悬,照耀着万里大地。云彩被微风吹散。想必上天的神明也知道我昨晚无聊,便赐予我整夜在月下吟唱。
月亮升起在海门,我也狂舞起来,醉意中身影摇曳。恐怕连月宫的仙女嫦娥都会嘲笑我的白发苍颜,却不知道流光中的变幻。说起来,有月亮的地方就是中秋节,这样美好的事情,赏心的快乐无需分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月光下的情景,表现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