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廿五日:二十五日。
- 宣城:地名,今安徽省宣城市。
- 张白滩:人名,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或官员。
- 大府堂:指高级官府的大堂。
- 甲帐:华丽的帐幕。
- 递呈:依次呈现。
- 沉檀:沉香和檀香,均为名贵的香料。
- 袅炉烟:炉中香烟缭绕的样子。
- 盟存带砺:比喻盟约坚固,如同带子系着磨刀石。
- 旂常:古代旗帜的一种,此处指荣誉。
- 爵赐先:指赐予爵位,优先考虑。
- 淇澳:地名,在今河南省淇县,古代卫国之地。
- 卫武:指卫国的武公,古代贤君。
- 缁衣:黑色的衣服,古代官员的常服。
翻译
在寒冷的夜晚,漏声悠长,烛花摇曳,大府堂深处的华丽帐幕相连。 歌舞依次呈现,与院中的月光相映成趣,沉香和檀香的烟雾不断缭绕在炉边。 盟约如带子系着磨刀石般坚固,家族承袭旧日荣耀,功勋显著,爵位优先赐予。 昔日听闻歌颂卫武公的贤德,如今穿着缁衣,为颂扬公的贤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寒夜中的官府宴会场景,通过“烛花偏”、“甲帐连”、“歌舞递呈”等意象,展现了宴会的繁华与热闹。诗中“盟存带砺”、“勋著旂常”等词句,表达了对家族荣耀和功勋的自豪。结尾提到“淇澳昔闻歌卫武,缁衣今为颂公贤”,既表达了对古代贤君的敬仰,也暗示了对当代贤能的颂扬。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贤德的推崇和对家族荣耀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