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信公仙岩祠集焚吊

· 徐渭
山翁伏腊竞鸡豚,海舶针罗失晓昏。 六尺托孤俱赵氏,一宵投王得公孙。 波涛解逐旌旗走,岩洞宁无气魄存。 安得扶邛亲一拜,百花如锦醉山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山翁:指山中老人,这里指道士。伏腊:指在腊月(农历十二月)期间隐居修炼。竞鸡豚:比喻争斗不休,形容世俗纷扰。海舶:海船。针罗:指船上的指南针。失晓昏:失去了昼夜的概念,形容在修炼中失去了时间感。六尺:指身高六尺,这里指人。托孤:托付孤儿。赵氏:指赵姓。投王:指投奔王室。公孙:指公孙家。波涛:海浪。解逐:消散。旌旗:旗帜。岩洞:山洞。气魄:气势。扶邛:指扶持邛州,这里指支持道教。百花如锦:形容花朵繁盛如锦绣一般。

翻译

山中的老道隐居修炼,争斗不休如同鸡豚,海船上的指南针失去了昼夜的概念。身高六尺的人托付孤儿给赵氏家,一夜之间投奔了王室的公孙家。海浪的波涛消散了旗帜,山洞中却没有气势存留。如果能够支持邛州,亲自一拜,就像醉在山门前看到百花如锦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在修炼中的境遇,他在山中隐居修炼,与世俗纷扰相隔。诗中通过对道士的修炼生活和内心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道教的支持和向往,将道教的理念融入其中,赋予诗歌更深层的意义。整体氛围清幽,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修道与超脱的向往和追求。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