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故园和马西玄韵三首

自别幽栖地,无时忘故山。 不知岩桂发,虚负草堂閒。 江海迟归思,风尘益病颜。 鸿看矫矫,羡尔政难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栖地:指隐居的地方。
  • 故山:故乡的山。
  • 岩桂:山中的桂树。
  • 虚负:白白地辜负。
  • 草堂:隐居者的简陋住所。
  • 閒:同“闲”,空闲,悠闲。
  • 江海:泛指远方。
  • 迟归思:迟疑不决的归乡之思。
  • 风尘:比喻旅途劳顿。
  • 病颜:因病而憔悴的面容。
  • 鸿:大雁。
  • 矫矫:形容飞翔的样子。
  • 政:正,恰好。

翻译

自从离开那幽静的隐居之地,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山。 不知山中的桂树是否已经开花,我白白地辜负了草堂的悠闲时光。 对于远方的归乡之思犹豫不决,旅途的劳顿更让我的面容因病而憔悴。 看着大雁矫健地飞翔,我羡慕它们,却也知道这正是我难以企及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自别幽栖地,无时忘故山”直抒胸臆,凸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后文通过对岩桂、草堂的描绘,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怀念。末句以大雁的矫健飞翔作比,既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因现实束缚而无法归去的无奈。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