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八月十七日与肖甫侍师季长沙公阅龛山战地遂登冈背观潮
白日午未倾,野火烧青昊。
蝇母识残腥,寒唇聚秋草。
海门不可测,练气白于捣。
望之远若迟,少焉忽如扫。
阴风噫大块,冷艳拦长岛。
怪沫一何繁,水与水相澡。
玩弄狎鬼神,去来准昏晓。
何地无恢奇,焉能尽搜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日午未:白天午后
- 青昊:天空
- 蝇母:苍蝇
- 残腥:残留的腥臭味
- 寒唇:冷冷的嘴唇
- 秋草:秋天的草地
- 海门:大海
- 练气:海水波涛
- 捣:拍打
- 迟:慢
- 扫:快速
- 阴风:寒冷的风
- 大块:大块头
- 冷艳:冷峻而美丽
- 拦:挡住
- 怪沫:奇怪的泡沫
- 繁:多
- 玩弄:戏耍
- 狎鬼神:与鬼神交游
- 准:差不多
- 恢奇:奇异的事物
- 搜讨:寻找探讨
翻译
白天午后太阳偏西,野火在天空燃烧。 苍蝇闻到残留的腥臭味,冷冷的嘴唇聚集在秋天的草地上。 大海浩瀚无垠,海水波涛汹涌如同被拍打一般。 远远望去仿佛缓慢,转瞬间又快速如同扫帚扫过。 寒冷的风呼啸而过,美丽而冷峻的景色挡住了远处的长岛。 奇怪的泡沫漂浮着,水与水相互拥抱。 戏耍着与鬼神交游,来去如同昏晓之间。 何处没有奇异之事,又怎能完全寻找探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登高观望时所见到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多样。作者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使诗歌充满了神秘和想象力,读来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
徐渭的其他作品
- 《 凊风岭 》 —— [ 明 ] 徐渭
- 《 登北山小憩龙王堂遂上镇虏台风至飒然因感麻总兵校猎之约 》 —— [ 明 ] 徐渭
- 《 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子以其谩巳谢绝之意其图必立遭毁裂为蝴蝶化去久矣予慕而拟作之噫童子知羡乌获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虽然来丹计粒而食乃其报黑卵必请宵练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趋而已矣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并张打油叫街语也亦取其意而已矣 》 —— [ 明 ] 徐渭
- 《 镜湖竹枝词 》 —— [ 明 ] 徐渭
- 《 送沈君之清江县史 》 —— [ 明 ] 徐渭
- 《 寄京中诸友 》 —— [ 明 ] 徐渭
- 《 边词 》 —— [ 明 ] 徐渭
- 《 送林某 》 —— [ 明 ] 徐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