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尘外楼四首

闲里香台尽日登,嘿然一笑又逢僧。 衣裁野薜缁尘净,饭试山精石鼎蒸。 大士西方谈实相,仙人东海说飞腾。 人间多少亡羊路,一一行来也未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天宁寺(名古代寺庙)、尘外楼(楼外的凉亭)
香台(xiāng tái,古代寺庙中供奉佛像的地方)
(sēng,出家修行的人)
野薜(yě bì,野生的藤蔓植物)
(zī,黑色的)
(jìng,干净)
山精(shān jīng,山中的灵气)
石鼎(shí dǐng,用石头制成的鼎,古代烹饪用具)
大士(dà shì,指佛陀)
西方(xī fāng,佛教中指极乐世界)
实相(shí xiàng,真实的本相)
仙人(xiān rén,传说中长生不老的人)
东海(dōng hǎi,指东海,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飞腾(fēi téng,飞翔)
亡羊(wáng yáng,迷路的羊)

翻译

在天宁寺外的楼阁上,我闲暇时整天都会登上去,忽然一笑又遇到了一位僧人。他的衣裳用野生藤蔓制成,黑色的衣裳洁净无尘,他的饭菜是在山间灵气充足的石鼎中蒸煮而成。大士在西方谈论真实的本相,仙人在东海讲述飞翔的奇妙。人间有多少迷路的羊,一个个走来也从未停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宁寺外楼阁的一次遇见僧人的经历。通过对僧人衣裳和饭食的描写,展现了僧人清净朴素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暗示了大士和仙人的超凡境界。诗人通过对人间迷失的羊的比喻,表达了人生中迷茫和困惑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了对佛教和道家思想的敬仰和探寻。整体氛围清幽,意境深远。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