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寄友人五首

路入蟠龙屈曲成,荒原依约近佳城。 蘋汀蓼渚柴门月,与子清宵来往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蟠龙(pán lóng):古代地名,指一处山脉。
  • 蘋汀(pín tíng):水草丰盛的地方。
  • 蓼渚(liǎo zhǔ):水边长满蓼草的地方。
  • 柴门(chái mén):用柴草搭建的门。

翻译

走进蟠龙山脉蜿蜒曲折,荒原旁边就是美丽的城市。 水草丰盛的地方,水边长满蓼草,柴草搭建的门下,月光皎洁,我们在清澈的夜晚来往徜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蟠龙山脉附近的美丽景色中相聚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如蓼草、柴门、月光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体氛围清新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友谊之美和自然之美的结合。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