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炮烙(pào luò):古代一种刑罚,用火烙身体。 苏(sū):指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家。 威德(wēi dé):威望和德行。 弘敷(hóng fū):广泛传播。 钜桥(jù qiáo):古代传说中的一座桥名。 陈陈粟(chén chén sù):形容非常丰盛。 空山(kōng shān):空荡的山野。 两饿(liǎng è):两次饿肚子。
翻译
炮烙的烟雾渐渐散去,苏东坡的声望和品德已经广为人知。 即使钜桥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也无法填饱空山里两位饥饿的人的肚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隐喻的场景,通过炮烙烟消、文孙威德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苏东坡的威望和品德在世间的传播。钜桥上陈列着丰盛的食物,但空山里的两位饥饿之人却无法享用,形象地表达了物质与精神、名利与品德之间的对比,寓意深远。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观群儿捕鱼 》 —— [ 明 ] 孙承恩
- 《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渔庄鸣榔 》 —— [ 明 ] 孙承恩
- 《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 —— [ 明 ] 孙承恩
- 《 晚宜楼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七十四 米南宫 》 —— [ 明 ] 孙承恩
- 《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 —— [ 明 ] 孙承恩
- 《 叠清字韵述怀一首 》 —— [ 明 ] 孙承恩
- 《 顷读山谷诗有感作十绝句既又念达人委命志士固穷必潦倒自废出无聊语则几不智矣故复反之十绝以自慰解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