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初入翰林读书

词笔应惭拟上林,滥从此地仰奎参。 传经新授羲皇画,分课还赓正始音。 碧殿面临琼岛近,红尘遥隔木天深。 圣明作养拳拳意,图报唯应矢寸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翰林:古代官名,指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书及文学侍从。
  • 奎参:指天上的星宿,这里比喻皇帝的恩宠和重视。
  • 羲皇画:指古代的典籍,羲皇即伏羲,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画指其创造的八卦。
  • 正始音:指古代的雅乐,正始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年号,这里指正统的乐音。
  • 琼岛:指皇宫中的园林,比喻皇宫的美丽和尊贵。
  • 木天:指皇宫外的世界,与皇宫内的琼岛相对,比喻世俗的遥远和隔绝。
  • 拳拳:形容恳切、忠诚的样子。
  • 矢寸心:指发誓要以寸心报答,矢即誓言。

翻译

我本应惭愧自己的文笔不足以比拟上林苑的才子,却有幸能在这里仰望皇帝的恩宠。 新近传授的经书如同羲皇的八卦,分配给我的功课还需吟咏正统的乐音。 碧瓦辉煌的殿堂临近美丽的琼岛,而红尘俗世则被遥远的木天所隔绝。 皇帝对我的培养充满了恳切的期望,我唯有发誓以寸心报答这份恩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宠的感激以及对自己职责的忠诚。诗中,“翰林”、“奎参”等词语体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对自己身份的自豪。通过“羲皇画”、“正始音”等典故,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报答的决心,展现了诗人的忠诚和责任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