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三诗翁集后三首

迈往耽诗志,穷瘝守义身。 不缘好事者,虚负苦心人。 伯道悲无后,原思独患贫。 招提行乐处,怅望几长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迈往:超凡脱俗。
  • 耽诗:沉溺于诗歌。
  • 穷瘝:困苦。
  • 守义:坚守道义。
  • 不缘:不是因为。
  •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 虚负:白白地辜负。
  • 苦心人:用心良苦的人。
  • 伯道:指伯夷和叔齐,古代著名的隐士。
  • 原思:指原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清贫著称。
  • 招提:寺庙。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长嚬:长时间地皱眉。

翻译

超凡脱俗,沉溺于诗歌的志向,困苦中坚守道义的身躯。 不是因为那些喜欢多事的人,白白辜负了用心良苦的人。 伯夷和叔齐悲叹没有后代,原宪独自忧虑贫困。 在寺庙中行乐的地方,惆怅地望着,长时间地皱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道义的坚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伯夷、叔齐和原宪的境遇,突出了诗人对清贫自守、坚守道义的崇敬之情。最后两句以寺庙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追求。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