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祖道无修,真常妙用,悟来表里相通。灵光现处,照见杳冥中。晃耀清虚浩大,无遮障、拍塞冲融。希夷甫,从来面目,返本复归空。
真空。明皎洁,唯然旷大,难测难穷。一天吾道,寂湛出凡笼。妙化方生正祖,通元首、返本归宗。超三界,移神脱壳,物外显阳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冥(yǎo míng):深远而不可见的样子。
- 晃耀:闪耀,光辉照耀。
- 清虚:清净虚无。
- 拍塞冲融:充满而融合。
- 希夷:虚无,不可见。
- 返本归空:回归到本源的虚无状态。
- 明皎洁:明亮而洁净。
- 唯然旷大:只有这样广阔无边。
- 难测难穷:难以测量和穷尽。
- 寂湛:深沉而清澈。
- 凡笼:尘世的束缚。
- 通元首:通达至高无上的本源。
- 返本归宗:回归到本源和宗旨。
- 超三界: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
- 移神脱壳:灵魂脱离肉体。
- 物外显阳踪:在物质世界之外显现出阳性的踪迹。
翻译
在祖道的修行中,没有固定的模式,真正的常道在于妙用,一旦领悟,便能表里如一地相通。当灵光显现时,它能照见深远的虚无之中。光辉照耀着广阔无垠的清虚世界,没有任何障碍,充满了融合。在虚无之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本来的面目,最终回归到虚无的本源。
这种虚无是明亮而洁净的,只有这样广阔无边,难以测量和穷尽。这是我们所说的天道,它深沉而清澈,使我们脱离了尘世的束缚。妙化开始于正祖,通达至高无上的本源,回归到本源和宗旨。超越了欲界、色界、无色界,灵魂脱离肉体,在物质世界之外显现出阳性的踪迹。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地探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强调了“真常妙用”和“返本归空”的理念。通过描绘灵光、清虚、希夷等意象,表达了对于宇宙本源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术语和哲学概念,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修行和宇宙观的深刻领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道教诗歌的特色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