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藏边至愚秋江送别图重遭兵燹图已不存尚遗丁先生长句一首时时展玩犹见画也伯文相公喜而和之区区不揆鄙薄辄酬雅意云
棹夫打鼓催发船,我正踏歌开华筵。
可怜送别恰廿载,梦魂尚绕秋江边。
擅场孰是文章手,老丁拓落七十叟。
平生无酒不吟诗,得酒諵諵肯置口。
画图追想昔日酣,我发安得青于蓝。
海枯石烂世滋变,粉墨萧瑟犹枫杉。
句中有眼曾饱参,而今遗恨令人衔。
苍茫不记分袂处,扑面几点芦花雨。
沙头招招频唤渡,大似百年割昏曙。
薇垣高峻摩冈陵,白登斗格兵百层。
肯向松间访蓬华,皎如六月悬壶冰。
堂堂吾道赖有此,且对浊醪陶妙理。
忧时每恨髀肉生,拊己未应马皂死。
十有二人常许俱,臣为皋契君无虞。
拂拭吴松一幅绢,凭谁更貌归来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棹夫:划船的人。
- 拓落:形容人的性格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 諵諵:形容说话声音低沉而连续。
- 粉墨:指画图的颜色。
- 饱参:充分领悟。
- 分袂:分别。
- 薇垣:古代官署名,这里指高官的府邸。
- 冈陵:山丘。
- 白登:地名,在今山西省。
- 斗格:形容战斗激烈。
- 皋契:古代传说中的贤臣。
- 髀肉:大腿上的肉,这里指身体。
- 马皂:马厩,这里指低贱的地方。
- 皋契:古代传说中的贤臣。
- 拂拭:轻轻擦去灰尘。
翻译
划船的人敲鼓催促船只出发,我正在船上开启华丽的宴席,踏着歌声。 可怜我们分别已有二十年,梦魂仍常常回到秋江边。 擅长文章的是谁呢?是老丁,一个放荡不羁的七十岁老人。 他平生无酒不吟诗,得到酒后便低沉地吟咏,不肯停口。 追想昔日画图中的欢宴,我的头发怎能变得比那时更青翠。 海枯石烂,世事多变,画图的颜色如同萧瑟的枫杉。 诗句中有深刻的意义,我曾充分领悟,而今却留下遗憾,令人心怀不满。 苍茫中记不清分别的地方,只见扑面的几点芦花雨。 沙头频频招手呼唤过渡,仿佛百年时光匆匆流逝。 高官的府邸高耸入云,白登之地战斗激烈。 他肯向松间寻访隐士,皎洁如六月悬挂的冰壶。 堂堂正正的道义依赖于此,且对着浊酒领悟深奥的道理。 忧时每每恨自己身体不强,自责不应死在低贱之地。 十二人中常被赞许,我是贤臣而君无忧。 轻轻擦去吴松一幅绢上的灰尘,凭谁再画出归来的图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往昔秋江送别场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棹夫打鼓催发船”与“可怜送别恰廿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后文通过对老丁的描写,展现了其不羁的性格和对诗酒的热爱。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道义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