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道要仙机,顿悟方知,物物尽捐。见本来一性,冲开昊境,朗如秋月,清似寒泉。湛湛澄澄,纤尘不染,出入龙乡紫府天。归元处,应无极太始,浩劫之先。
混元一气绵绵。任暑往寒来无变迁。似太虚、微密无瑕疵,任三灾劫坏,依旧安然。是故空中,无生灭自,亘古常存不记年。真常道,是玄元圣祖,万代留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昊境(hào jìng):指高远的天空或宇宙的境界。
- 太虚:指宇宙的原始状态,虚无缥缈的境界。
- 瑕疵(xiá cī):指微小的缺点或不完美之处。
- 三灾:佛教中指火灾、水灾、风灾,象征世间的一切灾难。
- 亘古(gèn gǔ):指自古以来,时间久远。
- 玄元圣祖:指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祇,象征着宇宙的起源和根本。
翻译
领悟道的真谛,需要瞬间的觉悟,意识到万物皆可舍弃。看到本源的性灵,如同冲破高远的天空,明亮如秋夜的月光,清澈如寒冷的山泉。纯净透明,无一丝尘埃污染,自由穿梭于神秘的仙境。回归本源之处,应该是无边无际的原始状态,存在于宇宙的最初时刻。
混元之气绵绵不绝,无论暑往寒来都不会改变。它如同太虚一般微密无瑕,即使遭遇三灾劫难,依旧安然无恙。在虚空之中,没有生灭变化,自古以来永恒存在,不计年月。真正的常道,是玄元圣祖所传,代代相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道家修炼的境界和宇宙的本质。通过“顿悟”和“物物尽捐”表达了修炼者对物质世界的超脱,追求精神上的纯净和自由。诗中“朗如秋月,清似寒泉”等意象生动描绘了修炼者内心的清明和宁静。最后强调“真常道”的永恒和传承,体现了道家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道家修炼的理想境界和对宇宙本质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