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尊兄遁庵先生

笔头风雨斡千钧,早岁尝充观国宾。 避事就閒真得计,有才无用且藏身。 虚名到底将安济,涉世而今不厌贫。 白发相看老兄弟,暮年同作太平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wò):旋转、运转。
  • 千钧:形容极重,比喻极大的力量或压力。
  • 观国宾:指被国家重视的人才。
  • 避事:避开纷扰的事务。
  • 就閒:追求闲适。
  • 得计:得当的策略或方法。
  • 藏身:隐居或隐退。
  • 虚名:空洞的名声,没有实际内容的名誉。
  • 涉世:经历世事。
  • 不厌贫:不以贫穷为苦,安于清贫。

翻译

你的笔下仿佛有风雨般的力量,运转着千钧之重,早年便被视为国家的重要人才。 你选择避开纷扰的事务,追求闲适的生活,这真是明智之举。 虽然才华横溢却选择隐退,这既是藏身也是保全自己的智慧。 那些虚无的名声终究有何用处,经历世事之后,你不再以贫穷为苦。 我们这对白发苍苍的老兄弟,在暮年一同成为这太平盛世中的平凡人。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遁庵先生的高洁品格和智慧选择。诗中,“笔头风雨斡千钧”形容其文笔有力,早年即显才华;“避事就閒”和“有才无用且藏身”则表达了先生选择隐退,追求闲适生活的智慧。后两句“虚名到底将安济,涉世而今不厌贫”进一步强调了先生对虚名的淡漠和对清贫生活的接受。最后,“白发相看老兄弟,暮年同作太平人”则温馨地描绘了两位老兄弟在太平盛世中安享晚年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遁庵先生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段成己

金稷山人,字诚之,号菊轩。段克己弟。哀宗正大间进士,授宜阳主簿。入元不仕。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