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歌送僧东游

上人忤世祇好游,蹴蹋空翠凌清秋。 时人问之寂无语,明月在天惟点头。 吴山越峤皆明月,桂树相随渡东浙。 烦师问讯吾故居,山近琼台瞰双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忤世:与世不合,不顺从世俗。
  • 蹴蹋:踩踏,行走。
  • 空翠:指山间的翠绿色,这里形容山色清新。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吴山越峤:指吴越地区的山岭。
  • 桂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
  • 东浙:指浙江东部地区。
  • 烦师:对僧人的尊称,这里表示请求。
  • 问讯:询问,打听。
  • 故居:原来的住所,老家。
  • 琼台:美丽的楼台。
  • 双阙:两座宫阙,这里指故居附近的景观。

翻译

尊敬的僧人,您总是与世不合,只喜欢四处游历, 踏着山间清新的翠色,在清爽的秋天中行走。 当世人问起您时,您总是沉默不语, 只有在明月高悬的天空下,您才会微微点头。 吴越的山岭上都有明亮的月光, 愿您带着那相伴的桂树,一同渡过东浙的水域。 麻烦您,在旅途中询问一下我的老家, 它靠近美丽的琼台,可以俯瞰两座壮观的宫阙。

赏析

这首作品以送别僧人东游为背景,通过描绘僧人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形象,表达了对僧人高洁品性的赞美。诗中“明月在天惟点头”一句,巧妙地以明月喻僧人,形象生动。末句提及自己的故居,既是对僧人的嘱托,也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柯九思

元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迁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学能文,善楷书,工画墨竹,能以书法为之。又善鉴识鼎彝古器。 ► 2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