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马为顾彦明赋

老骥伏枥志千里,烈士松心同不已。 因思饮水向天山,枕上边声梦中起。 昨者试洛江之干,蹴踏细浪成狂澜。 青丝络头系乘柳,云湿五花犹未乾。 朱衣奚官在坰野,不独爱马尤知马。 一顾冀北无留良,秪使世间观画者。 画师今古孰后先,曾韩古有今龙眠。 近时亦有任水监,不及吴兴为自然。 吴兴父子真游戏,皮氏丹青亦同嗜。 曾貌前朝十二闲,落笔颇得吴兴意。 摩挲树者重入图,韩公所记今则无。 歌行屈指能几教,谪仙少陵并大苏。 虎头好古宁论价,神骏端令万人讶。 他年按图倘得之,拟献君王赤墀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老骥伏枥:老马躺在马槽里,比喻有志之士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
  •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 松心:比喻坚贞不屈的意志。
  • 天山:中国西北部的一座著名山脉。
  • 洛江:河流名,可能指洛阳附近的洛河。
  • :岸边。
  • 蹴踏:踩踏。
  • 狂澜:巨大的波浪。
  • 青丝络头:用青丝做的马笼头。
  • 乘柳:古代一种装饰马头的饰物。
  • 五花:指马身上的花纹。
  • 奚官:古代官职名。
  • 坰野:遥远的野外。
  • 冀北:地名,今河北省北部。
  • :只。
  • 龙眠:指宋代画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
  • 任水监:指唐代画家任仁发,曾任水监。
  • 吴兴: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也是指南宋画家赵伯驹、赵伯骕兄弟。
  • 十二闲:指皇家马厩中的十二种名马。
  • 摩挲:抚摸。
  •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 谪仙:指唐代诗人李白。
  • 少陵:指唐代诗人杜甫。
  • 大苏:指宋代文学家苏轼。
  • 虎头:指晋代画家顾恺之,因其画虎头而得名。
  • 赤墀:皇宫中的红色台阶。

翻译

老马虽卧槽中,志在千里之外,有志之士的坚贞意志永不消逝。想起在天山饮水的情景,边塞的声音在梦中回响。昨天在洛江岸边试马,马蹄踩踏细浪,激起狂澜。青丝做的马笼头系在乘柳上,马身上的五花纹还未干。穿着朱衣的奚官在遥远的野外,不仅爱马,更懂马。一顾之下,冀北的良马不再有遗漏,只让世间观画者欣赏。古今画师谁先谁后,曾有韩干、李公麟,近来也有任仁发,但都不及吴兴的赵氏兄弟自然。吴兴父子真是游戏人间,皮氏的丹青也同好。他们曾描绘前朝的十二种名马,落笔颇得吴兴之意。抚摸着树木的人再次入画,韩公所记的现在已经没有了。歌行中能数得出的教诲能有几个,李白、杜甫、苏轼并列大苏。虎头好古,宁论价,神骏的马让人万人惊叹。将来如果按图索骥能找到它,拟在皇宫的红色台阶下献给君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老马的志向和烈士的坚贞,表达了作者对有志之士的敬仰和对边塞生活的怀念。诗中通过对马的描绘,展现了画师的艺术成就和对马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对古今画师的比较,表达了对吴兴赵氏兄弟画技的赞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能够找到神骏马匹,献给君王的期望,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与责任感。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