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萱堂诗为夏伯玘赋

丛丛堂下萱,蔼蔼枝上花。 岂无众草木,独此能荣华。 况当朱明候,连续开丹葩。 蜻蜓飞南圃,蝴蝶飞东家。 何如小尾蜂,朝暮报两衙。 寸心固云殚,慈母恩无涯。 锡类古所敦,永言非重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蔼蔼(ǎi ǎi):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朱明候:指夏季。
  • 丹葩(dān pā):红色的花朵。
  • 蜻蜓:一种昆虫,常在夏季活动。
  • 蝴蝶:另一种昆虫,色彩斑斓,常在花间飞舞。
  • 小尾蜂:一种小型蜂类。
  • 两衙:古代指蜂群中的两个主要聚集地,这里比喻小尾蜂忙碌的样子。
  • 锡类:赐予同类,这里指恩泽广被。
  • 永言:长言,指长久的言语或承诺。

翻译

堂下丛生的萱草茂盛,枝上花朵蔼蔼盛开。 并非没有其他草木,唯独此草能如此荣华。 正值夏季,红色的花朵连续开放。 蜻蜓在南边的园子飞舞,蝴蝶在东边的家飞翔。 何如那小尾蜂,朝朝暮暮忙碌报两衙。 虽然寸心已尽,慈母的恩情无边无际。 赐予同类古来所推崇,长久的言语并非重夸。

赏析

这首作品以萱草的荣华和夏季的生机盎然为背景,通过对比蜻蜓、蝴蝶与小尾蜂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母恩的深切感激和对赐予恩泽的推崇。诗中“蔼蔼”、“丹葩”等词语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象,而“慈母恩无涯”则深情地抒发了对母爱的颂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亲情的细腻感受。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