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铁崖游龙虎山
有美人兮怀远游,逍遥九州复九州。
暂来淮芝与吴越,五云飞上千金裘。
八公山在淝水上,草水尚若森戈矛。
澄江如练谁解道,况闻好鸟喧春洲。
东山蔷薇几回落,昔人何处青苔稠。
钱唐故宫尽未黍,帝子一去江空流。
客儿亭前高兴发,便欲著屐穷深幽。
天难二鸣更五点,海日涌出黄金虬。
瑶笙声断白鹤远,知有子晋从浮丘。
蟠桃开花今已寔,似许方朔重来偷。
如何去作龙虎客,远慕漠代张留侯。
我闻仙翁号虚靖,草庵宛在山之陬。
长乘丹光翳彩凤,或有紫气随青牛。
子能候之问至道,黄庭内景非难求。
四方上下游已遍,归来十二仙人楼。
楼中长啸弄明月,握手一笑三千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芝:指淮河流域的芝草,这里泛指淮河流域。
- 吴越:古代国名,指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
- 五云:五彩云,古代常用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 八公山: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因西汉淮南王刘安与八位门客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
- 淝水:河流名,位于安徽省,著名的淝水之战即发生在此。
- 澄江如练:形容江水清澈如白练。
- 东山:山名,多处有此名,这里可能指浙江绍兴的东山。
- 蔷薇: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美丽和爱情。
- 钱唐:即钱塘,今杭州。
- 帝子:指帝王的儿子,这里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帝王。
- 客儿亭:亭名,具体位置不详。
- 著屐:穿上木屐,指准备出行。
- 天难二鸣更五点:形容天还未亮,鸡鸣两次,更声五响。
- 黄金虬:金色的龙,形容日出时的景象。
- 瑶笙:古代的一种乐器,笙的美称。
- 子晋:传说中的仙人,与浮丘公一起修道成仙。
-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与子晋一起修道成仙。
-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
- 方朔:即东方朔,汉代文学家,传说中曾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
- 张留侯:即张良,汉代开国功臣,后隐退修道。
- 虚靖:道教中的仙人名号。
- 草庵:简陋的茅屋,常指道士或隐士的居所。
- 山之陬:山的角落。
- 丹光:红色的光芒,常用来形容仙人的光芒。
- 翳彩凤:遮蔽着彩色的凤凰,形容仙境的景象。
- 紫气:吉祥的征兆,常用来形容仙人或圣人的出现。
- 青牛:传说中老子骑的牛,象征道家的象征。
- 黄庭内景:道教修炼的一种境界,指内观自身,修炼内丹。
- 十二仙人楼: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翻译
有一个人啊,他怀揣着远游的梦想,自在地游历了九州又九州。 他暂时来到了淮河流域和吴越之地,五彩云朵飘落在他的千金裘上。 八公山矗立在淝水之上,草木依旧茂盛,仿佛是森严的戈矛。 清澈的江水如同白练,谁能理解这美景,何况还有好鸟在春洲上喧闹。 东山的蔷薇花几次落下,昔人如今在哪里,青苔已经密布。 钱塘的古宫已经荒废,帝子一去,江水依旧流淌。 客儿亭前,他的兴致勃发,便穿上木屐,准备深入幽静之地。 天还未亮,鸡鸣两次,更声五响,海上的日出如同金色的龙。 瑶笙的声音已远去,白鹤也飞远了,知道有子晋跟随浮丘仙人。 蟠桃已经开花结果,似乎允许方朔再来偷吃。 为何要去作龙虎山的客人,远慕漠代的张留侯。 我听说仙翁号虚靖,草庵宛在山的角落。 长乘丹光遮蔽着彩凤,或有紫气伴随着青牛。 你能等候他,询问至道,黄庭内景并非难以追求。 四方上下游历已遍,归来十二仙人楼。 楼中长啸弄明月,握手一笑,三千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历四方、向往仙境的旅人形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仙人传说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五云飞上千金裘”、“澄江如练”等句,以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仙境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元代诗人凌云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