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伯雨天一井阑诗元金荪璧积庆冈物后在开元宫黄蔑楼今在王景周东圃万文远先作予因和之
玉阑铁画任歌斜,岂有人讥挂树蛇。
曾见坠星疑此石,相随落月是谁家。
辘轳声动晨牵绠,沆瀣光生夜浴砂。
阅尽开元到东圃,红楼翠幕不须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天一井阑:井边的栏杆,此处特指张伯雨所提及的井栏。
- 金荪璧:人名,可能是诗中提及的井栏的制作者或与之相关的人物。
- 积庆冈:地名,可能与井栏的出处有关。
- 开元宫:宫殿名,井栏曾在此处。
- 黄蔑楼:楼名,井栏曾在此处。
- 王景周:人名,井栏现在的主人。
- 东圃:园名,井栏现在的所在地。
- 万文远:人名,先前已经作诗的人。
- 玉阑铁画:形容井栏的精美,玉制的栏杆,铁制的装饰画。
- 任歌斜:随意地倾斜,形容井栏的姿态。
- 挂树蛇:比喻井栏上的装饰或形态。
- 坠星:比喻井栏的珍贵或历史。
- 落月:比喻井栏的美丽或哀愁。
- 辘轳:井上的提水装置。
- 晨牵绠:早晨用绳索提水。
- 沆瀣光生:夜晚的露水反射的光。
- 夜浴砂:夜晚在沙地上洗涤。
- 阅尽:看遍,经历。
- 红楼翠幕:华丽的建筑和装饰。
翻译
玉制的栏杆,铁制的装饰画,随意地倾斜,难道有人会嘲笑它像挂在树上的蛇吗?曾经有人怀疑这块石头是坠落的星星,相随的落月又是属于谁家的呢?早晨,辘轳声响起,人们用绳索提水;夜晚,露水反射的光芒在沙地上洗涤。从开元宫到东圃,经历了无数变迁,那些华丽的红楼翠幕也不必夸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井栏的描绘,展现了其历史和美感的变迁。诗中“玉阑铁画”与“挂树蛇”形成鲜明对比,既赞美了井栏的精美,又带有几分戏谑。后句通过“坠星”与“落月”的比喻,赋予井栏以神秘和诗意。结尾的“阅尽”与“红楼翠幕不须誇”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物质繁华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