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遇大风

客子南游日欲落,观溪桥头风色恶。 炮车云外天为昏,走石翻江吹倒人。 桥头翁妪邀我宿,呼酒张灯傍僮仆。 夜深抚榻不成眠,瑟瑟馀威振茅屋。 明朝风定天宇白,一笑促装三叹息。 迩来平地多风波,不独江头阻风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炮车云:形容云层厚重,如同炮车一般,预示着狂风暴雨的到来。
  • 走石翻江:形容风力极大,能够吹动石头,翻动江水。
  • 僮仆:仆人。
  • 促装:急忙整理行装。
  • 迩来:近来。

翻译

我在南方游历时,太阳即将落山,站在观溪桥上,风势异常猛烈。天空被炮车般的乌云遮蔽,变得昏暗,狂风如同能够吹动石头,翻动江水,甚至能把人吹倒。桥头的老人和妇女邀请我留宿,他们叫来酒,点亮灯,让仆人陪伴我。深夜里,我躺在床上无法入睡,余风仍在茅屋中瑟瑟作响。第二天早晨,风停了,天空一片洁白,我笑着急忙整理行装,心中不禁三叹。近来,即使是平地也多风波,不仅仅是在江头遇到风阻的旅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人在外遭遇大风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旅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旅途的不易和人生的无常。诗中“炮车云外天为昏,走石翻江吹倒人”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狂风的威力,而“夜深抚榻不成眠,瑟瑟馀威振茅屋”则细腻地表达了旅人在恶劣天气中的不安与无奈。结尾的“迩来平地多风波,不独江头阻风客”则巧妙地将自然的风波与人生的风波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多舛的深刻感悟。

胡天游

元岳州平江人,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有俊才,七岁能诗。遭元季乱,隐居不仕。有《傲轩吟稿》。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