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摩诘:指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字摩诘。
- 松雪:松树与雪,这里指画中的景物。
- 缠络:缠绕,交织。
- 閒暇:同“闲暇”,悠闲自在。
- 挥染:指作画。
- 画笥:装画稿的箱子。
- 墨池:砚台,这里指绘画用的墨水。
- 挹:舀取。
- 涓滴:极少量的水,比喻极少量的东西。
翻译
当王维作画时,他看到的是山而不是画。画中的松树与雪交织,飞鸟显得悠闲自在。我初学作画时,见到什么都要画得逼真。无论是郊外行走还是城中游历,所见之物都归入我的画稿箱。请问方厓大师,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我用砚台中极少量的墨水,寄托了我无限的春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王维与自己的作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诗中,“见山不见画”与“见物皆画似”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追求意境与情感的表达,后者则注重形似的模仿。最后,诗人向方厓大师提问,实际上是在反思绘画的真谛,认为真正的艺术在于用有限的墨水表达无限的意境和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