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厓画山就题

· 倪瓒
摩诘画山时,见山不见画。 松雪自缠络,飞鸟亦閒暇。 我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 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 为问方厓师,孰假孰为真。 墨池挹涓滴,寓我无边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摩诘:指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字摩诘。
  • 松雪:松树与雪,这里指画中的景物。
  • 缠络:缠绕,交织。
  • 閒暇:同“闲暇”,悠闲自在。
  • 挥染:指作画。
  • 画笥:装画稿的箱子。
  • 墨池:砚台,这里指绘画用的墨水。
  • :舀取。
  • 涓滴:极少量的水,比喻极少量的东西。

翻译

当王维作画时,他看到的是山而不是画。画中的松树与雪交织,飞鸟显得悠闲自在。我初学作画时,见到什么都要画得逼真。无论是郊外行走还是城中游历,所见之物都归入我的画稿箱。请问方厓大师,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我用砚台中极少量的墨水,寄托了我无限的春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王维与自己的作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诗中,“见山不见画”与“见物皆画似”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追求意境与情感的表达,后者则注重形似的模仿。最后,诗人向方厓大师提问,实际上是在反思绘画的真谛,认为真正的艺术在于用有限的墨水表达无限的意境和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深刻见解。

倪瓒

倪瓒

元明间常州无锡人,字元镇,号云林居士,又有荆蛮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阳馆主等号。博学,好古。有洁癖。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居有清闷阁,藏书数千卷,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刊左右,幽迥绝尘。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富家悉被祸,而瓒扁舟箬笠,往来太湖及松江三泖间。不受张士诚征召,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以萧疏见长。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有《清闷阁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