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梁:地名,具体位置不详,这里指姚叔器曾经居住或游玩的地方。
- 阑干:栏杆。
- 昆明:指昆明池,古代长安附近的一个大池,这里借指繁华之地。
- 劫灰: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后留下的灰烬,比喻战乱或灾难后的残破景象。
- 稚子:幼子,小孩。
- 儒官:指学者或读书人。
- 青蓑笠:青色的蓑衣和斗笠,是渔夫或农夫的典型装束。
- 拟:打算,计划。
翻译
还记得石梁那最美的地方,深夜月光斜照在栏杆上。 繁华的昆明池已成劫后余灰,简陋的茅屋挡不住风雨的寒冷。 幸好有幼子相伴,谈笑间与儒官共享清欢。 何时能准备好青色的蓑衣和斗笠,计划着去溪南垂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宁静的渴望。诗中“石梁”与“昆明”形成对比,前者代表宁静的自然美景,后者则象征繁华的消逝。末句“拟向溪南把钓竿”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