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生彦通之广信

传心已得曾参学,荐口翻惭鲍叔知。 剩说松厅名誉早,也趋莲幕簿书期。 凤凰台上朝携酒,龙虎山中夜赋诗。 指日闽南应过我,几家烟雨荔枝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传心:传授心法,指传授学问或技艺。
  • 曾参学:曾参,孔子的弟子,此处指学习孔子的学问。
  • 荐口:推荐之言。
  • 鲍叔知: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称。
  • 松厅:古代官署中的一种建筑,此处指官府。
  • 莲幕:指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 簿书期:处理文书的时间。
  • 凤凰台:地名,此处可能指风景名胜。
  • 龙虎山:道教名山,位于江西省。
  • 指日:不久,很快。
  • 闽南:地区名,指福建省南部。
  • 荔枝垂:荔枝成熟下垂。

翻译

我已经传授给你曾参那样的学问,但推荐你的话语却让我感到惭愧,因为我知道鲍叔牙那样的知人之明。 你早已在官府中赢得了早期的声誉,现在也投身于幕府处理文书的工作。 在凤凰台上,我们早晨一起携酒共饮,在龙虎山中,夜晚我们吟诗作赋。 不久的将来,你将从闽南经过我这里,那时几家烟雨中的荔枝将成熟下垂。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汪生彦通的赞赏与期待。诗中,“传心已得曾参学”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汪生学问的认可,也暗含了对汪生品德的赞扬。后文通过“凤凰台上”与“龙虎山中”的描绘,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志趣。结尾的“指日闽南应过我,几家烟雨荔枝垂”则充满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同时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增添了诗意的温馨与浪漫。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