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道士

羊山踏碎白云堆,不见仙翁未肯回。 小有洞中持节待,大罗天上散花来。 丹崖翠壁参差见,琳馆琼宫迤逦开。 借得初平双白鹤,月明骑上素华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羊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诗人虚构或指代某座山。
  • 踏碎:踩碎,形容行走的力量大。
  • 仙翁:仙人,指张道士。
  • 小有洞:指道教中的洞天福地,意指仙境。
  • 持节:手持符节,古代使者或官员的标志。
  • 大罗天:道教中最高的天界。
  • 散花:道教仪式中的一种,象征吉祥。
  • 丹崖翠壁:红色的山崖和翠绿的岩壁,形容山景的壮丽。
  • 琳馆琼宫:美玉建造的馆阁和宫殿,形容仙境的华丽。
  • 迤逦:曲折连绵。
  • 初平:可能指张道士的名字或别号。
  • 双白鹤:两只白色的鹤,象征长寿和仙境。
  • 素华台:白色的华丽台阁,指仙境中的建筑。

翻译

在羊山上,我踏碎了堆积如云的白云,直到看不见仙翁张道士,我仍不愿回头。在仙境的小有洞中,我手持符节等待,而在大罗天上,我参与了散花的仪式。红色的山崖和翠绿的岩壁交相辉映,美玉建造的馆阁和宫殿曲折连绵地展开。我借来了初平的两只白鹤,在月光下骑上那白色的华丽台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张道士分别时的仙境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道教仙境的神秘与美丽。诗中运用了大量的道教元素和意象,如羊山、小有洞、大罗天、丹崖翠壁等,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世界。同时,通过“踏碎白云堆”、“持节待”、“散花来”等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张道士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文化的韵味。

吴景奎

元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