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诸葛武侯画像

· 吴澄
含啸沔阳春,孙曹不敢臣。 若无三顾主,何地著斯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含啸:(hán),包含;(xiào),长声呼啸。这里指诸葛亮在沔阳(今陕西勉县)隐居时的高远志向和气概。
  • 沔阳春:指沔阳的春天,也暗指诸葛亮隐居时的美好时光。
  • 孙曹:指三国时期的孙权和曹操,两位都是当时的霸主。
  • 不敢臣:不敢以臣子的身份对待,即不敢轻视或小看。
  • 三顾主:指刘备三次到草庐拜访诸葛亮,请求他出山辅佐自己。
  • 何地著斯人:(zhuó),安置,安放。这里指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的才华和志向将无处施展。

翻译

在沔阳的春天,他含着啸声, 孙权和曹操都不敢轻视他。 如果没有刘备三次的拜访, 他的才华和志向将何处安放?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赞美了诸葛亮的非凡才华和崇高志向。诗中“含啸沔阳春”一句,既描绘了诸葛亮隐居时的超然形象,又暗示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孙权、曹操与刘备的态度,突出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刘备三顾茅庐的深远意义。整首诗表达了对诸葛亮深切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才难得和机遇重要的深刻认识。

吴澄

吴澄

元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颖悟,既长,博通经传。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元世祖遣程钜夫求贤江南,起至京师,寻以母老辞归。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以疾去。武宗即位,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迁翰林学士。泰定帝时为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实录成,复弃官归。四方士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有《易纂言》、《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吴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