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谩兴

· 吕诚
炎方吊古易兴衰,知是昆明几劫灰。 黄木湾围南海庙,白云山拥粤王台。 百年此地衣冠尽,五月南风舶艑来。 游览尚馀高兴在,匆匆莫遣二毛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番禺:地名,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谩兴:随意兴起,指随意的感慨或兴致。
  • 炎方:指南方,因其气候炎热。
  • 吊古:凭吊古迹,追忆往事。
  • 兴衰:兴盛与衰落。
  • 昆明:指昆明池,古代池名,此借指广州。
  • 劫灰: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后重新生成的灰烬,比喻时间的流逝。
  • 黄木湾:地名,在今广州市南沙区。
  • 南海庙:供奉南海神祇的庙宇。
  • 白云山:山名,位于广州市北部。
  • 粤王台:古代南越王的宫殿遗址。
  • 衣冠:指士大夫阶层,此指当地的文化和士人。
  • 舶艑(bó bì):大船。
  • 二毛:指黑白相间的头发,比喻年老。

翻译

在南方凭吊古迹,容易感慨兴衰, 知道昆明池经历了多少次劫难的灰烬。 黄木湾环绕着南海的庙宇, 白云山拥抱着粤王的宫台。 百年来这里的士人已不复存在, 五月的南风中,大船缓缓驶来。 游览时还留有高昂的兴致, 匆匆间不要让岁月催人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广州番禺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炎方吊古易兴衰”一句,即点明了南方古迹的沧桑感,而“昆明几劫灰”则隐喻了历史的深远和时间的无情。后联通过对黄木湾、南海庙、白云山、粤王台的描绘,进一步以景抒情,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的缅怀。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游览兴致的珍视,以及对岁月催人老的忧虑,透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的豁达情怀。

吕诚

元昆山人,字敬夫,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