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瓶

· 吴莱
西南有大食,国自波斯传。 兹人最解宝,厥土善陶埏。 素瓶一二尺,金碧灿相鲜。 晶荧龙宫献,错落鬼斧镌。 粟纹起点缀,花穟蟠蜿蜒。 定州让巧薄,邛邑斗清坚。 脱指滑欲堕,凝瞳冷将穿。 逖哉贾胡力,直致鲛鳄渊。 常嗟古器物,颇为世所捐。 襆衫易冠衮,盘盎改豆笾。 礼图日以变,戎索岂其然。 在时苟适用,重译悉来前。 大寰幸混一,四海际幅员。 县度缚绳縆,娑夷航革船。 凿空发使节,随俗混民编。 汉玉堆椟笥,蕃罗塞鞍鞯。 城池信不隔,服食奈渠迁。 轮囷即上据,鼎釜畴能肩。 插葩夺艳冶,盛酪添馨膻。 当筵特见异,博识无庸诠。 藏之或论价,裹此犹吾毡。 珊瑚尚可击,碛路徒飞烟。 彼还彼互市,我且我杯圈。 角貒独不出,记取征西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食:古代中国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
  • 波斯:古代伊朗的名称。
  • 陶埏:制陶。
  • 晶荧:光亮透明。
  • 鬼斧镌:形容工艺精细,如同鬼神所刻。
  • 粟纹:细小的纹理。
  • 花穟:花纹。
  • 邛邑:古代地名,今四川邛崃。
  • 凝瞳:凝视。
  • 逖哉:遥远啊。
  • 贾胡:古代对商人的称呼。
  • 鲛鳄渊:深渊,比喻遥远或深不可测的地方。
  • 襆衫:古代的一种服饰。
  • 冠衮:古代帝王的礼服。
  • 盘盎:古代的容器。
  • 豆笾:古代的礼器。
  • 戎索:战争的法则。
  • 重译:经过多次翻译。
  • 大寰:广阔的世界。
  • 县度:古代的度量单位。
  • 绳縆:粗绳。
  • 娑夷:古代地名,今新疆一带。
  • 革船:用皮革制成的船。
  • 凿空:开辟道路。
  • 随俗:适应当地风俗。
  • 民编:民众的编排。
  • 蕃罗:外来的织物。
  • 城池:城市和护城河。
  • 服食:服饰和饮食。
  • 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
  • 鼎釜:古代的烹饪器具。
  • :花。
  • :乳制品。
  • :羊肉的气味。
  • 博识:广博的知识。
  • 碛路:沙漠中的道路。
  • 杯圈:饮酒的器具。
  • 角貒:古代的一种动物。

翻译

在西南方向有一个被称为大食的国家,它起源于波斯。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懂得珍宝,他们的土地擅长制陶。有一二尺高的素色瓶子,金碧辉煌,色彩鲜艳。瓶子光亮透明,如同龙宫所献,工艺精细如同鬼神所刻。细小的纹理点缀其上,花纹蜿蜒盘旋。定州的工艺虽然精巧,但邛邑的瓶子更加清坚。手指滑过瓶身,感觉滑腻欲坠,凝视时感觉冷冽将穿透。这些珍贵的瓶子,是遥远地方的商人费力运来的。常常感叹古代的器物,被世人所遗弃。服饰和礼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战争的法则难道不是这样吗?只要适合时代,经过多次翻译的信息都会被带来。广阔的世界幸好是统一的,四海之内都是我们的疆域。用粗绳测量距离,用皮革船航行。开辟道路派遣使节,适应当地风俗与民众交流。汉玉堆满了箱子,外来的织物装满了鞍鞯。城市和护城河不再隔绝,服饰和饮食却有了变化。圆形的谷仓高高在上,烹饪器具谁能比肩。插上花朵更显艳丽,盛放乳制品更添香气。当筵席上特别展示这些异国物品,广博的知识无需多言。收藏它们或许是为了论价,包裹它们还是我们的毡子。珊瑚尚可击碎,沙漠中的道路只有飞烟。他们还他们互相交易,我们且我们饮酒。唯独角貒没有出现,记得那是征西的年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时期中国与西南大食国(阿拉伯帝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诗中通过对大食国精美的陶器的赞美,展现了异国文化的魅力。同时,诗人通过对古器物的感叹,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还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开放态度和对异域文化的接纳,体现了大一统时代下的文化多元和包容。整体上,诗歌语言华丽,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美好回忆和深刻反思。

吴莱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