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户至自南海分遗椰实戏赋

· 何中
乱馀乏佳实,贱者犹贵之。 招呼梨栗辈,已作席珍推。 岂无仙人枣,无胫至山蹊。 桓桓李将军,色映海峤奇。 归马驼椰子,濩落魏瓠垂。 徇华壳初剖,濯濯脍玉肥。 来饷山中人,意重千金遗。 香酽□石髓,味腴轻肉芝。 尊前有南海,顿压众果卑。 向当逋子龄,待亲曲江湄。 啖此不知厌,亦与槟榔宜。 既别十五年,犹有梦往时。 故人忽相见,唤起三生悲。 遇难心易快,感至情还移。 百年能有此,再见安可期。 子西忧蜜果,东坡叹荔支。 虽云供贡劳,吾念君臣仪。 安得白玉盘,登之白玉墀。 万古还纲常,不令世愈衰。 苍茫叫虞舜,魂绕天南维。 梅花满庭净,香烟一帘迟。 椰杯更自酌,聊欲捐余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濩落:空廓,廓落。
  • 徇华:追求华丽。
  • 濯濯:形容光亮或新鲜。
  • 脍玉肥:形容食物精美肥嫩。
  • 香酽:香味浓郁。
  • 石髓: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
  • 肉芝:道家称千岁蟾蜍、蝙蝠、灵龟、燕等为肉芝,言其皆能益人。
  • 逋子龄:指年轻时逃避世俗,隐居山林的时期。
  • 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 子西:人名,具体不详。
  • 东坡:苏轼的号,此处指苏轼。
  • 荔支:即荔枝。
  • 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 :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

翻译

战乱之后,佳果难得,即便普通水果也显得珍贵。梨和栗子等普通水果,也被当作珍宝推崇。难道没有仙人枣这样的奇果,只是它们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山间小路上。李将军威武,从南海归来,带回了奇特的椰子。他用马驼着椰子,椰子外形庞大,如同魏国的瓠瓜垂挂。椰壳初剖,里面的果肉新鲜光亮,如同精美的肉食。他送来给山中的人,这份心意重如千金。椰子的香味浓郁,仿佛石髓,味道鲜美,堪比肉芝。有了南海的椰子,其他水果顿时显得逊色。回想我年轻时隐居山林,等待亲人于曲江之畔,那时不知满足地吃着椰子,与槟榔相宜。分别已有十五年,梦中仍时常回忆那时的情景。突然与故人相见,唤起了三生的悲伤。虽然遭遇困难,心情却容易变得畅快,感动至深时,情感也会转移。一生中能有这样的经历,再次相见又怎能期待。子西忧虑蜜果,东坡感叹荔枝。虽然供应贡品辛苦,但我更重视君臣之间的礼仪。希望能有白玉盘,登上白玉台阶,万古不变的纲常,不让世界越来越衰败。我苍茫地呼唤虞舜,魂魄绕向天南。梅花满庭,香气纯净,香烟缓缓升起。椰杯中更自酌,聊以消解我的思绪。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战乱后水果的珍贵,以及李将军带来的南海椰子,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椰子”不仅是美味的象征,也承载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通过对椰子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

何中

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 255篇诗文

何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