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

· 吴当
雨过平沙不染泥,綵索凌风御帐齐。宫臣报道晓寒浅,有个黄鹂深树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扈跸(hù bì):指随从皇帝出行。
  • 上都:元朝的都城,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 綵索:彩色的绳索,此处指用于装饰的彩带。
  • 御帐:皇帝的帐篷。
  • 宫臣:宫中的官员。
  • 晓寒浅:清晨的寒意不重。
  • 黄鹂:一种鸟,又名黄莺,声音悦耳。

翻译

雨后经过平坦的沙地,没有沾染一丝泥土,彩色的绳索在风中飘扬,与皇帝的帐篷齐平。宫中的官员报告说清晨的寒意不重,此时有一只黄鹂在深密的树丛中啼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清晨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宫廷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元朝皇帝出行的场景。诗中“雨过平沙不染泥”一句,既表现了雨后的清新,又暗含了皇帝出行的洁净与尊贵。后两句通过宫臣的报告和黄鹂的啼鸣,增添了诗意的生动与和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宫廷生活的观察。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