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文兄作书来问九日插萸香会诗如何赋此以寄

看山初不登高丘,登高却上看山楼。凝光滴翠杳无际,一览便可穷清幽。 楼中歌鼓出霄汉,小红行酒大白浮。西风飘然似有意,吹我远出湘潭游。 锦袍仙人凿山骨,著亭松底罗珍羞。金蕉一叶注琼液,我亦到口如吞舟。 回鞭踏碎花月影,耳热但觉风飕飕。归来却忆水曹子,市声聒聒同哑呕。 岂无陈雷旧胶漆,但恐诗律烦赓酬。故乡莼熟不归去,致身独善非良谋。 插萸簪菊强从俗,拔剑起舞霜横秋。傥来富贵亦偶尔,草泽往往生公侯。 书毡当复我家物,未审天意从人不。诗成寄来定捧腹,一裁一狂简袪閒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凝光滴翠:形容山色青翠,光线凝聚。
  • 杳无际:形容景色深远无边。
  • 小红行酒:指侍酒的女子。
  • 大白浮:指酒杯中的酒。
  • 锦袍仙人:指穿着华丽的人,可能指文人或仙人。
  • 凿山骨:比喻在山中建造亭台。
  • 罗珍羞:罗列珍贵的食物。
  • 金蕉一叶:指酒杯。
  • 吞舟:形容饮酒之多。
  • 回鞭踏碎花月影:形容夜晚骑马归来的情景。
  • 耳热但觉风飕飕:形容酒后感觉风凉。
  • 市声聒聒:形容市集的喧闹声。
  • 哑呕:形容市集的嘈杂声。
  • 陈雷旧胶漆:比喻旧友。
  • 诗律烦赓酬:指诗文的应酬。
  • 莼熟:指莼菜成熟,比喻家乡的美好时光。
  • 插萸簪菊:指重阳节的习俗,插茱萸,戴菊花。
  • 强从俗:勉强跟随习俗。
  • 拔剑起舞:形容英勇的姿态。
  • 霜横秋:形容秋天的霜降。
  • 傥来富贵:偶然得到的富贵。
  • 草泽往往生公侯:指在偏远之地也可能出现显贵之人。
  • 书毡:指书写的纸张。
  • 一裁一狂简袪閒愁:指通过写诗来消除忧愁。

翻译

在初看山时不登高山,而是登上高楼远望山景。山色青翠,光线凝聚,景色深远无边,一览无余,尽享清幽。楼中歌声和鼓声直冲云霄,侍酒的女子行走其间,酒杯中的酒泛着白光。西风轻拂,似乎有意,吹我远离湘潭去远游。穿着华丽的人在山中建造亭台,亭下罗列着珍贵的食物。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仿佛能吞下整艘船。夜晚骑马归来,踏碎了花月下的影子,酒后感觉风凉。归来后却想起市集的喧闹声,与旧友的诗文应酬感到厌烦。家乡的美好时光不归去,只顾自己的独善其身并非良策。勉强跟随重阳节的习俗,插茱萸,戴菊花,拔剑起舞,秋霜横扫。偶然得到的富贵也只是偶然,偏远之地也可能出现显贵之人。书写的纸张应归还我家,不知天意是否顺从人心。诗成之后寄给你,定会让你捧腹大笑,通过写诗来消除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山色的描绘和对酒宴的叙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凝光滴翠杳无际”等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后文通过对重阳节习俗的描写和对富贵偶然性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何景福

元建德淳安人,字介夫,号铁牛子。学博行修。累辟不赴,惟诗酒自娱。有《铁牛翁诗集》。 ► 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