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二丈韵

看花醉眼不须扶,花下长歌击唾壶。 回首荒城春较晚,淡烟疏雨绿平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李二丈韵:依照李二丈的诗韵作诗。次韵,即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朱希晦:元代诗人。
  • 看花:观赏花朵。
  • 醉眼:因饮酒而迷糊的眼睛。
  • 不须扶:不需要人搀扶。
  • 花下:花丛之下。
  • 长歌:长声歌唱。
  • 击唾壶:敲打唾壶,形容激昂的歌唱或表达激动的情绪。唾壶,古代用于吐痰的小壶。
  • 回首:回头看。
  • 荒城:荒凉的城池。
  • 春较晚:春天来得比较晚。
  • 淡烟:轻淡的烟雾。
  • 疏雨:稀疏的雨点。
  • 绿平芜:绿色的平原草地。平芜,指平坦的草地。

翻译

观赏花朵时,我的眼睛因酒醉而迷糊,但不需要人搀扶。在花丛之下,我长声歌唱,敲打着唾壶表达我的激动。回头望去,那荒凉的城池春天来得较晚,只见轻淡的烟雾和稀疏的雨点覆盖着绿色的平原草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赏花的情景,通过“醉眼”、“长歌”、“击唾壶”等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激动。诗的后两句通过对荒城春景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迟到和荒凉,与前两句的热烈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远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生活的独特感受。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