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四月廿八日椫旁成

人生刚作百年期,三寸桐棺手自治。 马革裹尸非我愿,桑蚕成茧是吾师。 莫忧王叵逢碑堕,好唤刘伶荷锸随。 谁道野夫为计早,乐夫天命复奚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寅: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庚寅年即某年的干支纪年。
  • 椫旁:古代棺材的一种装饰。
  • 三寸桐棺:指简陋的棺材,三寸形容其薄。
  • 马革裹尸:指战死沙场,尸体用马皮包裹,形容英勇牺牲。
  • 桑蚕成茧:桑蚕吐丝结茧,比喻勤劳自给。
  • 王叵:人名,具体不详。
  • 刘伶: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以放荡不羁著称。
  • 荷锸:扛着锹,指随时准备埋葬。
  • 乐夫天命:顺应天命,乐天知命。

翻译

人生若能活到百岁,已是难得的期望,亲手制作了那简陋的三寸桐棺。我不愿战死沙场,用马革裹尸,而是以桑蚕结茧为榜样,勤劳自给。不要担忧王叵遇到碑石会跌倒,最好能像刘伶那样,随时有人扛着锹准备埋葬。谁说我这个野夫计划得早,我顺应天命,乐天知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对死亡的态度。诗人认为人生短暂,能活到百岁已是难得,因此亲手制作了简陋的棺材,显示出对死亡的淡然和超脱。他不向往英勇牺牲,而是以桑蚕结茧为榜样,强调勤劳自给的生活态度。诗中还提到了王叵和刘伶,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的豁达和对死亡的无畏。最后,诗人自称“野夫”,表明自己顺应天命,乐天知命,对未来充满信心,无所疑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吴景奎

元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