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三首

玉露彫伤草木衰,风云惨澹见旌旗。 南征车马无消息,北去关河有蔽亏。 画栋云飞滕阁晓,胡床月上庾楼时。 遥应此地成萧瑟,日落江城画角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露:指秋露,晶莹如玉。
  • 彫伤:凋零,损伤。
  • 惨澹:暗淡无光。
  • 旌旗:旗帜的统称。
  • 蔽亏:遮蔽,不全。
  • 画栋:彩绘的栋梁。
  • 滕阁:指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是著名的古建筑。
  •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 庾楼:指庾信楼,位于江苏扬州,是古代文人雅集之地。
  • 萧瑟:形容景色凄凉。
  •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形似喇叭,吹奏时声音悲凉。

翻译

秋露如玉,凋零了草木,万物衰败,天空中风云暗淡,隐约可见飘扬的旌旗。南征的车马杳无音讯,北去的关河之路被遮蔽不全。滕王阁的画栋在云中飞翔,庾信楼的胡床在月光上升起。遥想此地已变得凄凉,夕阳西下,江城之中,画角声声悲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通过“玉露彫伤草木衰”和“风云惨澹见旌旗”等句,传达出深秋的萧瑟和战争的阴影。诗中“南征车马无消息,北去关河有蔽亏”反映了战乱时期的信息隔绝和旅途的艰险。后两句通过对滕王阁和庾信楼的描绘,展现了文人雅集的场景,与前文的战争景象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深度。结尾的“日落江城画角悲”更是将凄凉的氛围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吴景奎

元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