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章崇德楼

· 余阙
重城控秋塞,丹楼耀芳甸。 赪霞上氛氲,苍林下葱茜。 长河城边急,积岨窗中见。 远雁灭居延,行云归鄯善。 大贤谢卿相,垂帏化乡县。 春虫触宝瑟,馀花飘玉研。 方从董园乐,陋彼歌梁转。 伊予去山泽,寒斋秋草遍。 载览登楼篇,益重临渊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城:指坚固的城墙。
  • :控制,守卫。
  • 秋塞:秋天的边塞。
  • 丹楼:红色的楼阁。
  • 耀:照耀。
  • 芳甸:花草丛生的原野。
  • 赪霞:红色的霞光。
  • 氛氲:云雾缭绕的样子。
  • 苍林:青翠的树林。
  • 葱茜:青翠茂盛。
  • 长河:大河。
  • 积岨:堆积的石头。
  • 居延:古代地名,在今甘肃省。
  • 鄯善: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
  • 大贤: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 :辞别。
  • 卿相:古代高级官职。
  • 垂帏:放下帷幕,指隐居。
  • 化乡县:教化乡里。
  • 春虫:春天的昆虫。
  • 宝瑟:珍贵的瑟,一种乐器。
  • 馀花:残花。
  • 玉研:玉制的砚台。
  • 董园:董氏的园子,指隐居之地。
  • 歌梁:指歌唱。
  • 伊予:我。
  • 去山泽:离开山林和湖泊。
  • 寒斋:简陋的书房。
  • 载览:阅读。
  • 登楼篇:指登楼所作的诗文。
  • 临渊羡:站在水边羡慕鱼儿自由。

翻译

坚固的城墙守卫着秋天的边塞,红色的楼阁在花草丛生的原野上闪耀。红色的霞光在云雾中缭绕,青翠的树林下显得茂盛。大河在城边急速流淌,堆积的石头在窗中可见。远飞的大雁消失在居延,流动的云彩归向鄯善。有德行和才能的人辞别了高级官职,放下帷幕在乡里教化。春天的昆虫触碰着珍贵的瑟,残花飘落在玉制的砚台上。我宁愿在董氏的园子里快乐,而不羡慕那些歌唱的人。我离开了山林和湖泊,简陋的书房里秋草遍地。阅读登楼所作的诗文,更加重了我站在水边羡慕鱼儿自由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重城的秋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重城”、“丹楼”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边塞图景,而“赪霞”、“苍林”则增添了诗意的色彩。后文通过“大贤谢卿相”等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余阙

元庐州人,字廷心,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入为中书刑部主事,以忤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为翰林修撰。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御来犯军,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拜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十月,为陈友谅、赵普胜军包围。次年正月,城陷,自刭。谥忠宣。为文有气魄。有《青阳集》。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