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康上人往三城

· 余阙
尝登大龙岭,横槊视四方。原野何萧条,白骨纷交横。 维昔休明日,兹城冠荆扬。芳郊列华屋,文纕被五章。 乘车衣螭绣,贵拟金与张。此祸谁所为?念之五内伤。 竖儒谬乘障,永赖天降康。枞阳将解甲,皖邑寖开疆。 耕夫缘南亩,士女各在桑。念子中林士,振策亦有行。 我闻三城美,龙岭在其傍。连林积修阻,下有澄湖光。 明当洗甲兵,从子卧石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横槊(shuò):横持长矛,形容英勇的姿态。
  • 交横:交错纵横。
  • :超越,居于首位。
  • 文纕(xiāng):华美的衣带。
  • 五章:五种色彩的图案,指华丽的装饰。
  • 螭绣(chī xiù):绣有螭龙图案的衣物,象征高贵。
  • 金与张:指金日磾和张安世,汉代著名的大臣,这里用来比喻权贵。
  • 五内:五脏,指内心深处。
  • 竖儒:指自己,谦称。
  • 乘障:守卫边疆。
  • (jìn):逐渐。
  • 枞阳(zōng yáng):地名。
  • 皖邑(wǎn yì):地名。
  • 寖开疆:逐渐扩展领土。
  • 中林士:隐居在林中的士人。
  • 振策:挥动马鞭,指启程。
  • 修阻:长而险阻。
  • 澄湖光:湖水清澈的光泽。
  • 洗甲兵:洗净兵器,指结束战争。

翻译

曾经登上大龙岭,横持长矛,俯瞰四方。原野是多么的荒凉,白骨交错纵横。

往昔的繁荣日子里,这座城市在荆扬地区独占鳌头。美丽的郊外排列着华丽的房屋,华美的衣带装饰着五种色彩的图案。

乘坐着装饰有螭龙图案的车辆,穿着高贵的衣物,权势堪比汉代的金日磾和张安世。这样的灾难是谁造成的?想到这里,我内心深处感到无比的伤痛。

我这个无能的书生,错误地承担了守卫边疆的重任,永远期待着天降的康宁。枞阳即将解除战备,皖邑逐渐扩展领土。

农夫们回到南边的田地耕作,男女各在桑树下劳作。想到你这位隐居在林中的士人,也要挥动马鞭启程。

我听说三城风光秀美,大龙岭就在它的旁边。连绵的树林积满了长而险阻的道路,下面有清澈湖水的光泽。

明天应当洗净兵器,结束战争,跟随你一起在石床上安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大龙岭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中“白骨纷交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后文通过对农夫和士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结尾处,诗人希望能洗净兵器,结束战争,与友人一同享受宁静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余阙

元庐州人,字廷心,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入为中书刑部主事,以忤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为翰林修撰。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御来犯军,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拜淮南行省左丞。十七年十月,为陈友谅、赵普胜军包围。次年正月,城陷,自刭。谥忠宣。为文有气魄。有《青阳集》。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