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博挽词三首

· 何中
如许龙门近,胡宁忍阔疏。 不为终古别,讵信此生虚。 未始壶丘学,颇知扬子书。 向来香一瓣,薄命竟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门:比喻高门贵族,这里指刘太博的地位显赫。
  • 胡宁:为何,怎么。
  • 阔疏:疏远,不亲近。
  • 终古:永远,自古以来。
  • :岂,难道。
  • 壶丘学:指道家的学问,壶丘是道家传说中的仙境。
  • 扬子书:指扬雄的著作,扬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
  • 香一瓣:比喻虔诚的祈祷或敬意。
  • 薄命:命运不好,多指女子命苦。

翻译

如此接近高门贵族之地,怎么忍心疏远呢? 如果不是永远的分别,又怎能相信这一生是虚幻的。 我虽未曾深入研究道家学问,却也颇知扬雄的著作。 一直以来,我都怀着虔诚的敬意,但我的命运究竟如何,终究难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刘太博逝世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龙门”与“阔疏”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对逝者地位的尊敬与对逝去友情的怀念。后两句通过对“壶丘学”与“扬子书”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尊重和对逝者学识的肯定。末句“薄命竟何如”则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对逝者命运的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何中

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 2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