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二月八日偕侍御刘朋节游月河寺联句

· 江源
徙倚□林共晚晴,顿忘朝市有肥轻。 壁间惟有笼纱句,云外那闻振锡声。 方丈地飘花雨乱,博山香袅篆烟清。 等闲莫叹耽游宴,千古兰亭乐事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徙倚(xǐ yǐ):徘徊,来回走动。
  • 朝市:朝廷和市场,比喻世俗的繁华和纷扰。
  • 肥轻:指世俗的富贵和轻浮。
  • 笼纱句:指写在纱笼上的诗句,形容诗句珍贵。
  • 振锡声:指僧人行走时锡杖的声音,这里指僧侣的踪迹。
  • 方丈:寺庙中的住持或高僧的居所。
  • 花雨:比喻落花如雨,形容花瓣飘落的景象。
  • 博山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 篆烟:指香烟缭绕如篆字,形容香烟的形态。
  • 耽游宴:沉迷于游乐宴饮。
  • 兰亭乐事:指东晋王羲之等人在兰亭的雅集,后成为文人雅集的代称。

翻译

在二月的第八天,我与侍御刘朋节一同游览月河寺,共同创作了这首联句。

我们徘徊在晚晴的树林中,顿时忘却了世俗的繁华与轻浮。 墙壁上只有珍贵的诗句,云外却听不到僧侣的踪迹。 方丈之地,花瓣如雨般飘落,博山香缭绕,香烟清幽如篆字。 轻易不必叹息沉迷于游乐宴饮,千古兰亭的雅集乐事同样值得称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月河寺的游历,通过晚晴的树林、寺庙的静谧以及香烟的缭绕,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脱和对文人雅集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笼纱句”、“花雨”、“篆烟”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结尾提及“兰亭乐事”,不仅增添了文化底蕴,也体现了诗人对文人雅集的推崇和向往。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