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伟绩

· 江源
皮里阳秋公好恶,胸中兵甲济时艰。 先声已落奸雄胆,奏捷偏开圣主颜。 归士有歌赓采芑,腐儒无颂献平蛮。 边氓遍乐耕桑业,刁斗无声剑戟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皮里阳秋:原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这里形容公好恶内心深沉,有城府。
  • 兵甲:指军事才能或战争策略。
  • 济时艰:指在困难时期救助时局。
  • 先声:指事先的声威或预兆。
  • 奸雄:指奸诈而有野心的人物。
  • 奏捷:报告胜利的消息。
  • 圣主:指皇帝。
  • 赓采芑:赓续采芑之歌,采芑是一种植物,古代有歌颂采芑的诗,这里指战士们唱着歌颂胜利的歌曲。
  • 腐儒:指迂腐的读书人。
  • 平蛮:平定边疆的蛮族。
  • 边氓:边疆的百姓。
  • 耕桑:指农耕和养蚕,泛指农业生产。
  •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
  • 剑戟:古代兵器,这里泛指武器。

翻译

公好恶内心深沉,有城府,胸中藏着军事才能,救助时局的艰难。事先的声威已让奸诈的野心家胆寒,报告胜利的消息让皇帝喜笑颜开。归来的士兵们唱着歌颂胜利的歌曲,而迂腐的读书人却无歌颂平定边疆的蛮族。边疆的百姓们乐享农耕和养蚕的生活,夜晚不再有刁斗的声音,武器也闲置无用。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有军事才能和深沉城府的公好恶,他在困难时期救助时局,通过事先的声威和胜利的消息,让皇帝和百姓都感到安心和喜悦。诗中通过对比战士们的欢歌和腐儒的无歌,突出了公好恶的功绩。最后描绘边疆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表达了和平与安宁的美好愿景。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