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郁孤台:位于今江西省赣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台。
- 次:此处指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
- 虔州:古地名,今江西省赣州市。
- 不事:不从事,不关心。
- 区区:小,细微。
- 喘牛: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
- 三尺:指法律,古时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 敢违:敢于违背。
- 天子法:皇帝的法律。
- 一官:指自己作为官员的身份。
- 长愧:长期感到惭愧。
- 释之流:指佛教徒,这里可能指清高的士人。
- 眼中人物:眼前的人。
- 非前度:不再是以前的样子。
- 槛外:栏杆之外。
- 江山:指风景。
- 昔游:过去的游览。
- 望阙:望着宫阙,指思念朝廷。
- 思乡:思念家乡。
- 无限:无法计量,形容程度深。
- 不堪:不忍,难以承受。
- 最高楼:指郁孤台上的高楼。
翻译
六年中四次巡视虔州,我并不关心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作为官员,我敢于违背皇帝的法律,但长期感到惭愧,不如那些清高的士人。眼前的人物已不再是以前的样子,而槛外的江山风景依旧如昔日的游览。望着宫阙,思念家乡,情感无法计量,难以承受,更不忍再次登上那最高楼。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自我反省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中,“六年四度按虔州”展现了诗人的公务繁忙,而“不事区区问喘牛”则显示了他对琐碎事务的不屑。通过“三尺敢违天子法,一官长愧释之流”,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挣扎和自我批评。后两句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