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丙午九月十一日偕大参李德馨年兄陪宁殿下谒献王陵联句二首
献王宫寝即蓬莱,风景无端逶?开。
郁郁松杉擎露重,亭亭华表倚天来。
遐龄洞口千山合,南极台前一水回。
佳兴于人足清赏,□无诗句为君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成化丙午:指明朝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
- 大参:古代官职名,指参政议政的官员。
- 宁殿下:指明朝的一位王子。
- 谒:拜访,参拜。
- 献王陵:指献王的陵墓。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比喻非常美丽的地方。
- 逶?(wēi yǐ):曲折绵延的样子。
- 郁郁:形容树木茂盛。
- 松杉:松树和杉树,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
- 擎露:承受露水,形容树木高大。
- 亭亭:形容物体高耸直立。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的高大石柱,用以标志地位或纪念。
- 遐龄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南极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佳兴:美好的兴致。
- 清赏:高雅的欣赏。
- □无诗句为君裁:此处缺字,意为没有诗句来表达对君王的敬意。
翻译
献王的宫殿就像神话中的蓬莱仙境,风景无边无际,曲折绵延地展开。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杉树高耸入云,承受着重重的露水,高大的华表石柱仿佛倚天而立。遐龄洞口群山环绕,南极台前一条水流回旋。美好的兴致足以让人享受这清雅的景致,只可惜没有诗句来为君王表达敬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陪同宁殿下拜访献王陵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蓬莱”、“逶?”、“郁郁松杉”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一幅仙境般的景象,展现了陵墓的庄严与美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献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末句“□无诗句为君裁”则流露出作者因无法用诗句表达对君王的敬意而感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