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庚子岁长至后八日余偕冯秋官佩之过同寅邵文敬第夜坐联句八首俱借韵走笔

· 江源
小阁疏灯夜瓮开,悬河高论古今该。 霏霏玉屑随风散,皎皎冰帘带月推。 思入江梅春未泄,梦回池草兴还来。 玉山竟倒梨床上,邻父休惊鼻息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成化庚子岁:指明朝成化十六年,即公元1480年。
  • 长至后八日:冬至后的第八天。
  • 同寅:同僚,同事。
  • 邵文敬:人名,可能是作者的同事或朋友。
  • 悬河高论:比喻言辞流畅,议论高深。
  • 玉屑:比喻雪花或细小的水珠。
  • 皎皎:明亮的样子。
  • 冰帘:比喻月光照在窗户上,如同冰制的帘子。
  • 梦回池草:比喻梦境中回到自然美景之中。
  • 玉山:比喻醉倒的样子。
  • 梨床:梨木制成的床,这里指床。
  • 邻父:邻居的长者。
  • 鼻息雷:比喻打鼾声大如雷。

翻译

在成化十六年的冬至后第八天,我和冯秋官一起拜访了同事邵文敬的家。夜晚我们在小阁中坐着,借着稀疏的灯光,开启了酒瓮,畅谈古今大事,言辞如悬河般流畅。细小的水珠随风飘散,明亮的月光如冰帘般推开。思绪如同春天的江梅还未绽放,梦境中回到池边的草地,兴致依旧。最终我们醉倒在梨木床上,邻居的长者不要惊讶我们的鼾声如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冬夜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通过“小阁疏灯”、“悬河高论”等意象,展现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畅谈的愉悦氛围。诗中“玉屑随风散”、“冰帘带月推”等句,巧妙运用比喻,增添了诗意的美感。结尾的“玉山竟倒梨床上,邻父休惊鼻息雷”则幽默地描绘了醉后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