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仲冬十日会同年周世祥于杭酌酒联句五首时世祥已致仕矣故云

· 江源
廿载驱驰鬓欲斑,尊前相对且开颜。 清唫□□孤山兴,真趣应追靖节闲。 过雁不传闽地信,湿云随度越中山。 满怀愁绪不成赋,可是诗囊得句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廿载:二十年。
  • 驱驰:奔波劳碌。
  • 鬓欲斑:鬓发即将变白,指年纪已大。
  • 尊前:酒杯前,指饮酒时。
  • 开颜:露出笑容。
  • 清唫:清吟,指吟咏诗歌。
  • 孤山兴:孤山上的兴致,孤山为杭州西湖的一处名胜。
  • 真趣:真正的乐趣。
  • 靖节: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有“靖节先生”之称,此处指追求陶渊明式的闲适生活。
  • 过雁:飞过的雁,古人常以雁传书,此处指没有收到来自远方的书信。
  • 闽地:指福建地区。
  • 湿云:含雨的云。
  • 越中山:越地的山,越指古代越国,今浙江一带。
  • 愁绪:忧愁的心情。
  • 不成赋:写不出诗来。
  • 诗囊:装诗稿的袋子,比喻诗才。
  • 得句悭:得到佳句的机会少,指诗才不佳。

翻译

二十年奔波劳碌,鬓发即将变白,我们在酒杯前相对,露出笑容。在孤山上吟咏诗歌,追求真正的乐趣,应像陶渊明那样闲适。飞过的雁没有带来福建的消息,含雨的云随着越地的山飘过。满怀忧愁的心情,写不出诗来,可能是我的诗才不佳,难以得到佳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与旧友相聚时的感慨与忧愁。诗中,“廿载驱驰鬓欲斑”一句,既是对自己多年奔波的回顾,也透露出岁月的无情。在与友人饮酒时,诗人虽然“开颜”,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并未消散,这从“满怀愁绪不成赋”一句中可见一斑。诗中运用了孤山、过雁、湿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