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希陶诗卷

· 朱同
奕世宗家不乏贤,衣冠犹见璧珠联。 甘为彭泽归来后,欲究庖牺未画前。 酒熟但邀邻舍饮,书成应付子孙传。 思乡游子情何限,安得相从濯涧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 宗家:家族。
  • 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也用来指士大夫、官绅。
  • 璧珠联: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 彭泽:指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
  • 庖牺:即伏羲,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被认为是八卦的创造者。
  • :探究。
  • 未画前:指伏羲创造八卦之前的世界。
  • 酒熟:酒酿造完成。
  • 邻舍:邻居。
  • 书成:著作完成。
  • 濯涧泉:在山涧的泉水中洗涤,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世世代代的家族中不乏贤能之士,士大夫的穿戴依然可见如璧珠般的美好联结。甘愿在效仿陶渊明归隐之后,想要探究伏羲创造八卦之前的宇宙奥秘。酒酿造完成后邀请邻居共饮,著作完成后留给子孙后代传承。思乡之情和游子的情感无限,多么希望能够与你一同隐居在山涧的泉水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家族贤才的自豪,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奕世宗家不乏贤”展现了家族的荣耀,“甘为彭泽归来后”则体现了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如“酒熟但邀邻舍饮”和“书成应付子孙传”,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知识的传承。最后两句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

朱同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