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登源绿照亭

· 朱同
登源洞里石如屋,绿照亭前水作湖。 溪声绕坐惊风雨,山色入栏供画图。 身世几时归涧谷,林泉何地不蓬壶。 高朋尽日追游乐,莫厌沾衣雨载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登源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绿照亭:亭名,可能位于登源洞附近。
  • 涧谷:山间的溪谷。
  • 林泉:山林与泉水,泛指自然风景。
  • 蓬壶:传说中的仙山,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翻译

在登源洞里,石头堆砌如屋,绿照亭前,水面宽阔如湖。溪水的声音环绕着坐处,令人惊觉风雨之声,山色映入栏杆,宛如一幅画卷。身世何时能归隐于山涧溪谷,林间泉水何处不是仙境般的美景。高朋好友终日追寻欢乐,不要厌倦了雨中行路的艰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隐逸生活图景。诗中,“登源洞里石如屋,绿照亭前水作湖”以对仗工整的句式,勾勒出自然景致的宁静与壮阔。后句“溪声绕坐惊风雨,山色入栏供画图”则通过听觉与视觉的交织,传达出山水间的生动气息。尾联“高朋尽日追游乐,莫厌沾衣雨载途”表达了与友人共享自然之乐的豁达情怀,即使雨中行路,也不减其乐。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朱同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