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引

青天有月兮照八荒。银汉无云兮流素光。平分寒暑兮变炎凉。 几人欢乐兮几悲伤。叹明月之弗改,念人生之靡常。 或醉饱于夏屋,或困敝于康庄。一瓢寒士,千乘侯王。 泥涂囚虏,珠翠名倡。或安居于甲第,或流落于他乡。 百年能几,毕竟亡羊。惟达人之知命,且对月而衔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八荒:指八方荒远之地。
  • 银汉:银河。
  • 素光:指月光。
  • 炎凉:指气候的冷暖变化。
  • 靡常:无常,变化不定。
  • 夏屋:大屋。
  • 康庄:宽阔平坦的大路。
  • 一瓢:比喻贫穷的生活。
  • 千乘: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千乘指拥有大量车马的贵族。
  • 侯王:指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 泥涂:比喻卑贱的地位。
  • 囚虏:被囚禁的人。
  • 名倡:有名的歌女或艺人。
  • 甲第:指贵族的豪华住宅。
  • 亡羊:比喻失去的东西。
  • 达人:指通达事理的人。
  • 衔觞:指饮酒。

翻译

青天上有明月照耀着八方荒远之地。银河无云,月光流淌着素净的光芒。平分寒暑,变化着气候的冷暖。 有多少人欢乐,又有多少人悲伤。感叹明月永恒不变,而人生却是无常。 有人在夏屋中享受着醉饱,有人在康庄大道上困顿疲惫。贫穷的寒士只有一瓢之食,而侯王贵族拥有千乘之富。 有的人身处泥涂般的卑贱,有的人被囚禁如同囚虏,有的人身着珠翠成为名倡。有的人安居在豪华的甲第,有的人流落在他乡。 百年人生能有多少,终究会失去一切。只有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命运,且对着明月饮酒。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明月为引,通过对月亮的永恒不变与人生的无常变化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不同人的生活状态,从贫穷到富贵,从安居到流落,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无常性。最后,作者提出只有通达事理的人才能理解命运,享受当下的生活,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豁达态度。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