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吾观尘海门,善恶各有徒。
谦谦鲜君子,悻悻多凶夫。
善者所宜福,凶夫所宜诛。
善恶苟无报,真宰其含胡。
夷齐死沟壑,丘轲困穷途。
颜渊嗟夭折,比干乃捐躯。
盗蹠亦何人,横行主逃逋。
乳虎饱人肉,谁敢摩其须。
公然老牖下,雄风闻八区。
彼苍不可问,仰面长呜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谦谦:谦逊有礼的样子。
- 悻悻:愤怒不满的样子。
- 真宰:指天,天意。
- 含胡:含糊,不明确。
-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著名的隐士,因不满商朝末年的暴政而隐居。
- 丘轲:指孔子,名丘,字仲尼。
- 颜渊: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但早逝。
- 比干:商朝忠臣,因忠谏而被纣王杀害。
- 盗蹠:古代著名的盗贼。
- 逃逋:逃避,逃跑。
- 牖:窗户。
- 八区:八方,指天下。
翻译
我观察这纷扰的世界,善与恶各有其追随者。谦逊有礼的人少,愤怒不满的人多。善良的人应该得到幸福,凶恶的人应该被惩罚。如果善恶没有相应的报应,那么天意就显得含糊不清。伯夷和叔齐死于沟壑,孔子困于穷途。颜渊感叹早逝,比干为忠谏而牺牲。盗贼蹠却能横行霸道,主宰逃亡。乳虎吃人肉,谁敢触其须。公然在老窗下,他的威风传遍八方。天意不可问,我只能仰面长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善恶报应不公的感叹,表达了对世道不公的深刻不满和对天意的质疑。诗中列举了历史上的贤人与恶人,对比他们的命运,突出了善恶报应的不平衡。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诗人抒发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天道不公的愤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道德的坚持,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