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有国有家者,知人实为艰。 知人竟何为,乃在用舍间。 宵人不可用,用则秽清班。 君子不可舍,舍则槁空山。 子瑕据津要,伯玉甘退閒。 孰知贤不肖,治乱诚所关。 凤凰览德辉,一去不肯还。 豺狼卧当道,令我涕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宵人:小人,品行不端的人。
  • 清班:清贵的官职,指朝中重要的职位。
  • 槁空山:指贤人在野,不得重用,如同枯槁在空山之中。
  • 子瑕:人名,具体指谁不详,此处应指占据重要职位的小人。
  • 伯玉:人名,具体指谁不详,此处应指贤人,甘愿退隐。
  • 津要:比喻重要的职位或地位。
  • 退閒:退隐闲居。
  • 不肖:不贤,品行不端。
  • 治乱:指国家的安定与动荡。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贤人。
  • 德辉:德行的光辉。
  • 豺狼:比喻凶恶的人。
  • 当道:比喻占据重要职位。
  • 涕潺湲:流泪的样子。

翻译

拥有国家和家园的统治者,真正了解一个人实在是困难。了解一个人究竟有何用处,实际上在于是否任用他。品行不端的小人不可任用,一旦任用就会玷污清贵的官职。君子不可舍弃,一旦舍弃他们就会像枯槁在空山之中。子瑕占据了重要的职位,而伯玉却甘愿退隐闲居。谁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贤与不肖,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定与动荡。凤凰看到德行的光辉,一旦离去就不再回头。豺狼般凶恶的人占据了重要职位,这让我不禁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用人之道的深刻思考。诗中,朱诚泳通过对“宵人”与“君子”的对比,强调了知人善任的重要性。他指出,小人占据要职会玷污清贵的官场,而贤人被弃置则会导致国家的损失。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凤凰与豺狼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贤人与恶人对国家治乱的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用人不公的忧虑与悲愤。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