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吹笙曲
当年子晋学吹笙,学得丹山两凤鸣。
只愿凌风归碧落,不图代日恋周京。
一朝邂逅浮丘子,鹤驾飘摇羾元始。
阆风玄圃友群仙,万岁千秋终不死。
七月七日天下秋,分明返憩缑山头。
世人可望不可近,空有涕泗交横流。
吁嗟我亦子晋徒,曲终逸兴凌空虚。
尘寰谪限满千岁,相与翱翔游帝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吹笙曲:指用笙演奏的曲子,笙是一种古代乐器。
- 子晋:传说中的仙人,擅长吹笙。
- 丹山:神话中的山名,常与凤凰相关联。
- 两凤鸣:比喻笙声美妙,如同两只凤凰的鸣叫。
- 凌风:乘风,形容飞翔的样子。
- 碧落:天空。
- 代日:指代替太阳,比喻在人间有重要地位。
- 周京:指周朝的都城,这里泛指人间繁华之地。
- 邂逅:偶然相遇。
- 浮丘子:传说中的仙人。
- 鹤驾:仙人乘坐的鹤。
- 羾:飞翔。
- 元始:道教中的元始天尊,代表宇宙的起始。
- 阆风玄圃:神话中的仙境。
- 万岁千秋:形容时间长久。
- 缑山:传说中子晋修炼成仙的地方。
- 涕泗:眼泪和鼻涕。
- 尘寰:人间世界。
- 谪限:被贬下凡的期限。
- 翱翔:自由飞翔。
- 帝都:指天上的都城,仙境。
翻译
当年子晋学习吹笙,学得如同丹山上的两只凤凰鸣叫般美妙。他只愿乘风飞向天空,不愿在人间代替太阳,留恋周朝的都城。一天偶然遇到浮丘子,乘坐鹤驾飘飘然飞向元始天尊的所在。在阆风玄圃与群仙为友,万岁千秋都不会死去。七月七日,天下已是秋天,他分明回到了缑山的山顶。世人可以仰望却无法接近,只能空自泪流满面。哎呀,我也是子晋的追随者,曲终之后,逸兴飞扬,仿佛凌空虚无。人间被贬的期限满了千年,我们将一起自由飞翔,游历天上的都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子晋学笙成仙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仙境意象,如丹山、碧落、阆风玄圃等,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世界。通过对子晋与浮丘子相遇、飞升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自由飞翔、长生不老的渴望。结尾处,诗人自比为子晋的追随者,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